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是“中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关注麻醉——无我,手术曾经痛苦难耐;有我,安全无痛得以保障”。这一句话,足以看出麻醉的重要性。
3月31日,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徐志鹏博士做客“甬上名医大讲堂”直播间,和大家聊聊有关麻醉的话题。
麻醉原理还是个未解之谜
有句俗话叫“手术是治病的,麻醉是保命的”,麻醉医生是如何做到让病人说倒就倒、说醒就醒的?
徐主任介绍,从麻醉药物被发现到现在,人类为什么会被麻倒仍是个未解之谜,甚至被《Nature》杂志列为困扰人类、必须要解决的125个问题之一,和意识之谜、宇宙起源之谜等并列。
但麻醉医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药物的麻醉效应,比如在全麻手术中让意识消失、产生阵痛效应、阻止心血管应激反应的产生,或在半麻、局麻手术中阻断疼痛和神经之间的传导等。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患者要求和患者体质,麻醉医生会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案。
现在用的麻醉药物都是超短效的药物,只要手术结束把药物撤掉,就可以让患者苏醒。
麻醉没有绝对的禁忌
半麻和全麻手术前,医生通常会要求病人禁食禁水,甚至提前戒烟。徐主任介绍,这主要是为了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胃排空食水一般需要一定时间。麻醉后人体处于松弛状态,有可能没有呼吸,只剩心跳。这时,对咽喉部起保护作用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都已消失,酸性极强的胃内食水很容易发生反流,进入气管。从影像上看,肺部会立刻出现被烧白的景象,其实就是发生了吸入性肺炎,死亡率很高。
吸烟则会让气管的敏感性增强,在麻醉中需要吸入麻醉药或是插入气管导管时,发生支气管痉挛和喉痉挛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届时氧气输送不进去,就可能出现危险。
但徐主任也提到,现在,禁食禁饮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一般术前2小时外,可以喝无果肉果汁、清咖啡、清茶等轻饮料;除胃肠道手术,术前6小时外,可以进食,易消化食物可以缩短至4小时。目前,他带领的团队还在研发一些新的饮料,来帮助患者术前补充营养物质和能量、平衡电解质、改善神经和器官功能。
“我们麻醉医生现在越来越发现,麻醉其实没有绝对的禁忌,只有相对的禁忌,就是说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可能不适合麻醉,但经过调整是有可能实现的。”徐志鹏说,“如果一定要说绝对禁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植物人,另一种是死人,因为这两种人做麻醉没有意义。”
麻醉剂量不是事先算好再一推到位
提到麻醉剂量,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肥胖的患者一定比纤瘦的患者需要更大的药量。徐主任对此作出否定。
“体重确实是决定药量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我们不仅要看体重,还要看体型。相同体重下,肌肉型和肥胖型患者的给药量也是不一样的。”徐志鹏介绍,由于所有的麻醉药都是脂溶性的,麻醉药进入体内后特别容易在脂肪中蓄积,因此麻醉医生要看的体重是瘦体重,即去除脂肪后的体重。
此外,年龄也是一个考虑因素。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用药标准和成人不同。如果按体重计算,儿童每公斤的麻醉药用量可能比成人大得多。老年人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身体越弱,因此老年人每公斤的麻醉药用量又可能比成人小得多。
还有身体的强壮程度,经常锻炼的人一般需要更多的药量;经常熬夜上直播或看直播的人,往往比较虚弱,能承受的药量又要比一般人小得多……
“所以现在都是滴定时给药,一点一点给,看患者的身体反应,再决定最后用量,并不是事先算好用量,一推到位。”徐志鹏说。
麻醉后是否会发生认知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上有一些病人在麻醉后,变得很狂躁,情绪异常,记忆力减退,因此常有人怀疑,是不是麻醉让人变傻了。
徐主任解释道,在医院经历麻醉的患者一定是接受了某种治疗或手术,这本身就是一种刺激。而麻醉是对患者起保护作用,来减少患者所受刺激的。麻醉对其他人体系统产生刺激的可能性,有,但不大。这类损伤现在被命名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和整个围术期内叠加在患者身上的多种因素都相关,比如手术、创伤、疾病、麻醉,很难完全区分开。
“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徐志鹏说,一般来说,身体比较虚弱或神经系统已经发生病变的老年人、大脑发育尚未健全或有先天疾病需要多次手术的婴幼儿,更有可能遭受此类损伤。(记者徐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