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当下,不论是作为一种文化底色,还是作为一种审美取向,“国风”在年轻人之间都显得风头正盛。随手打开抖音或是B站,以传统服饰、传统乐器、中国历史民俗为主题的长短视频往往大受欢迎。在文化市场上,从音乐到影视、从综艺到游戏……几乎所有年轻人喜爱、关注的文化产品类型,都将国风元素视作新的“流量密码”,而在“草根”属性更强的网民自发创作中,国风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谈起历年来优秀的国风作品与传播案例,许多资深“国风迷”都如数家珍。对于那些见证国风成熟定型、与国风作品共同成长的人而言,国风早已不是什么新生概念。然而,不论此前是否关注,所有人都能看出:最近几年,国风的火爆速度正迅猛飙升。大众化、流行化的趋势,让国风彻底脱离了小圈子“圈地自萌”的状态,成了不折不扣的主流文化。

从结果上看,国风的流行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表现,也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自己的道路注入了新鲜动能,无疑是件令人欣慰的事。在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人们也难免会好奇:国风何以在多年“厚积”的基础上突然薄发,在影响力上取得突破性的进步?要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要从许多角度分别展开。不过,如果要问促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的升级进化,或许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任何流行趋势的形成,都离不开传播的助力,国风的流行化与大众化也不例外。国风的核心内涵,无疑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对国风的喜爱,本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认同。然而,传统文化自古有之,国风的流行却并非常态。“国风”二字原本出自《诗经》,这一概念带动传统文化复兴,与21世纪初在唱片界登堂入室的“中国风音乐”不无关系。

当时,以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等流行歌手为代表,不少拥有歌迷基础和传播能量的音乐人,都将寻找创作灵感的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由此掀起了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波“国风热”。尽管在今天的视角下,当年不少打着“中国风”招牌的作品,都有对传统文化钻研不足、简单堆砌浅白元素的嫌疑。但不可否认,“中国风音乐”的流行,激发了最早一批年轻网民深度加工、重新演绎传统文化,使其融入流行。

应当看到,在国风文化的早期传播中,专业人士的创作与草根社群的活动,是两条互有影响,但交集有限的“并行线”。在主流的传播渠道中,国风是由艺术家、文化人士和传媒行业共同定义的。相比之下,网民群体对国风的理解和发挥,则更多属于自娱自乐、“用爱发电”的范畴。

其实,许多年轻人都是通过主流渠道了解到国风、进而爱上国风、开始传播国风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条传播路径都并未充分融合。以“汉服圈”为例,最热衷于复兴、推广汉服文化的网络社群,曾经只是一种比较边缘的亚文化。在这种“各玩各的”的传播模式下,主流渠道的国风传播常常曲高和寡,而草根渠道的国风传播也很少有机会大规模“破圈”。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在国风传播中,主流渠道与草根渠道的互动不断增加,大有“合流”之势。这一变化,既与互联网普及、信息技术进步对网络传播模式的影响有关,也是平台方、渠道方的观念转变使然。一方面,主流传播体系下的国风内容日益重视网络口碑,不断从年轻网民的喜好中挖掘创意和想法,以此调整话语体系,促成了众多叫好又叫座的“爆款”。另一方面,年轻人常用、带有强社交属性的媒体平台,也将更多渠道流量分配给了国风文化的草根传播,为那些既有才华、又有热情的普通国风爱好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展示舞台。

两个传播场域汇聚合一,形成了“1+1>2”的同频共振效果,让国风的魅力全面迸发。当下,国风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国风全面复兴,既考验着内容创作者们对传统文化钻研的深度和创意的新鲜度,也对传播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平台和渠道还应有更深的思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