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6月,福建亮出一份抢眼的创新成绩单——


(资料图)

来自省科技厅的消息,截至6月1日,全省(不含厦门)共评价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387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36%。

泉州市铁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的设计师正在研制新福厦高铁线调度通信系统。陈助日 摄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是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创新主体。其数量快速增长,显示出福建近年来抢抓创新主体梯度培育、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努力成果。

强化服务,惠企政策跑出加速度

5月29日,福建票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第4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这是对票付通创新精神的再次肯定。

“这多亏福州市科技局的服务。”该公司政务岗的纪政告诉记者:“今年3月公司上网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后,没关注平台信息,对填报未作修正整改,导致未获批。后来接到市科技局的来电提醒,我们及时登录平台调整申报信息,赶在5月31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截止时间)前获得入库登记编号。”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被誉为创新“小巨人”。将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取得入库编号的企业可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专项政策优惠和科技创新券等相关政策。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自今年评价服务工作启动后,中心共联合评价机构组织政策辅导3次,解答企业通过网络、平台、电话等各类咨询300余次。各地也加强政策宣传,采取集中培训、重点走访、专家指导等多种有效形式,提高了政策知晓度。

加大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入库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盘活了企业现金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我们把减免的税款投入到了建立基地、研发产品等方面,以在发展中保持优势。”泉州市铁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杰星说,去年,公司研发投入620万元,营业收入3185万元,利润增长159.37%。目前,技术研发投入每年持续增加,占销售额超19.53%。按照当前研发投入来算,研发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可直接带来113万元的税收红利。

为解决企业反映较多的“自评晚,获得入库编号时间紧”问题,5月以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与各评价机构上下联动,做到“即评即审”,而且改变过去“一月一公示”的规律做法,倒排时间表,预留公示和风险核验时间,于5月10日和5月15日,在间隔较短时间内分别组织2批次公示,尽全力保障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应享尽享专项优惠政策。

加速成长,创新生态有如热带雨林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热情,除落实好国家明确的优惠政策外,我省和市县(区)还出台了系列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大力推进众创孵化载体建设,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地方赛事,福建省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的“助推器”。

福建国光新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聚合物片式叠层铝电解电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前不久获得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该公司就是通过省创新创业大赛平台脱颖而出的。“在参加两届比赛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相关行业及上下游企业,对接了一些合作。大赛评委给予了肯定,我们也获得了投资者认可。”国光新业总监徐加胜表示,融资完成使公司加速产能扩张和产品研发。

福建创新创业大赛自2013年正式启动,今年已是第十一届。大赛进一步密切参赛企业、创投金融机构及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海峡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等的沟通联系,助力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其中,有215家成长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66家成长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好创新路,资金支持不可或缺。我省发挥引导资金作用,省级财政设立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2022年组织实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63项,支持资金2100万元,带动项目研发投入超1.1亿元。

去年,各设区市和县区共设立配套支持政策13项。如福州市晋安区、三明市清流县、泉州市安溪县对首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给予资金奖励;福州市晋安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券补助的,予以50%配套。

金融活水,推动创新“小巨人”减负加力向前奔。我省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补偿资金,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风险补偿和增信支持。去年,累计为97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1561笔67.7亿元。

记者手记

既要“出苗快” 更要“长得好”

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加速壮大,令人欣喜。独具特色、凭借“一招鲜”发展起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生力军。

近年来,我省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大力实施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有力激发了企业创新积极性。我们也应看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底子薄、抗风险能力较弱,面临诸多生存与发展压力。因此,对于那些尚在萌芽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更应多一点呵护、多一分关爱,破解它们“成长的烦恼”,促其“出苗快”“长得好”,并舒枝展叶、开花结果。

助“好苗子”茁壮成长,是个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体系,按需扶持、分类施策,提高政策投放的精准度和有效度。另一方面,要优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大中小微企业深度融合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提高全产业链融通创新效率,并引导“一招鲜”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培育更多创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