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基因”,300676.SZ)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接近九成。
4月25日晚,华大基因发布2023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收9.54亿元,同比下降33.31%;净利润4134.88万元,同比下降87.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14.97万元,同比下降89.73%。华大基因解释称,利润下滑主要系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结束,相关业务国内外激增的市场需求褪去所致。
“非常规业务收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华大基因的营收主要来自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等五大业务。
新冠相关的业务归纳在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检测方案板块,是华大基因第一大业务,该业务近三年多时间,营收波动较大。
根据2020~2022年度财务报告,2019年,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检测方案板块营收为5.71亿元,该业务营收贡献为20.4%,2021年时,该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至55.62亿元,营收贡献达66.24%。随着全球疫情政策的优化,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检测方案板块营收开始回落。2021年,该业务收入降为33.82亿元,营收贡献降为49.99%,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政策调整,以及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新冠核酸检测服务及试剂单价持续下降,该业务营收进一步下降至25.04亿元,营收贡献同步降至35.54%。
2023年一季度,华大基因实现营收9.54亿元,同比下降33.3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14.97万元,同比下降89.73%。
华大基因虽然并没有在一季度公布细分产品的营收情况,但是将业务分拆成常规业务与非常规业务进行归类解释。对于一季度总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三成多的原因,华大基因在财报中表示,非常规业务营业收入受宏观环境和行业周期需求的影响较2022年同期下降明显。华大基因在净利润大幅下滑原因中进一步说明到,主要系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结束,相关业务国内外激增的市场需求褪去所致。
成本调整需要时间
2023年一季度,华大基因的扣非后净利润已经低于2019年的同期水平。造成华大基因利润水平大幅下降的客观原因,是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2023年一季度,华大基因9.54亿元收入中,营业成本为5.24亿元,销售费用高达2.24亿元。根据2022年年报,代理及推广费用占据销售费用的半壁江山。
华大基因在一季报中强调,非常规业务收缩后,相关的成本调整需要一定周期,公司将持续加强内部精益化管理,优化组织结构,降低销管费用。
此外,华大基因的存货也值得关注。
Wind数据显示,2022年,华大基因,周转天数是85.55天,存货周转率为4.21,2023年一季度达到123.17天,存货周转率大幅降低至0.73。截至一季度,华大基因的存货金额为7.16亿元。
2月27日,华大基因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时表示,2022年度对新冠相关固定资产和存货计提约4亿元减值准备,会导致利润进一步下滑。
不过,新冠检测业务的爆发,也给华大基因带来了机遇。过往三年,华大基因的货币资金大规模增长。截至2019年末,华大基因货币资金为7.35亿元,2022年末,货币资金增加至51.58亿元,2023年一季度为53.33亿元。
“公司在过往三年,通过非常规业务的突出贡献积累了充裕现金。”华大基因表示,未来将积极投入研发并寻求外延式发展机会。
展望未来,公司利润增长点在哪里?华大基因在年报业绩说明会上回答道,在研发层面,会加大尤其是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和原有的传感染疾病防控等核心业务领域投入,以及在慢性疾病领域的投资。 在业务模式上,将尝试新的业务模式。
“过往几年,公司坚持‘普惠造福’、‘防大于治’的发展理念,民生项目已成为公司的主流业务模式。在新形势下,公司将继续探索新的多元化遗传项目,包括不同的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等。公司也会进一步加速在全球建立的‘火眼实验室’转化为‘平疫结合’模式,目前已陆续有一些项目在推进落地和实施。 ”华大基因说道。
两只基金加仓华大基因
澎湃新闻注意到,华大基因一季度三大股东持股发生了变动,其中两家基金公司进行了加仓。
根据Wind数据显示,第三大股东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万家行业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增持233.3万股,持股比例增至2.98%;第四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减持了53.7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84%;第五大股东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医疗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增持了21.7万股,持股比例增加至1.05%。
此外,华大基因前十大股东中还有两位新进股东。除其中一席为员工持股平台外,另一位新进股东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56%。
截至4月25日收盘,华大基因报65.05元,跌2.58%。不过,今年以来,华大基因股价已上涨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