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建华社区工作人员推广“智慧建华”便民生活圈小程序。(受访者供图)


(相关资料图)

“小修小补” 增添城市温度

在池州市贵池区永胜巷,有一家便民缝补店深受街坊们喜爱。近日,记者采访店主杨峰华时,她正坐在修鞋机前忙碌着,在她身旁,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已修待修的鞋、包等。

“您看满意吗?收您5块钱。”一会儿工夫,杨峰华将一双脱胶严重的皮鞋修旧如新。“便宜又扎实,杨师傅的手艺没得说。”潘奶奶是老主顾,她觉得在家门口有这样的一家便民店真好。

靠着一双巧手,杨峰华已坚守27年,为居民提供修鞋、修包、修伞、修补衣服等服务。“大家都很照顾我的生意,社区也支持我们,前些年改造时,特地给店面加宽屋檐。”杨峰华说。

永胜巷位于贵池区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2021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完成,这条昔日旧巷焕发新生机。在巷子主干道两旁,以人气旺盛的餐饮商铺居多。锅贴、小粑、馄饨等特色早点纷纷出锅,浓浓烟火气扑面而来。这些看起来朴素的小店,如今都是抖音短视频里的“网红”早餐打卡店。

让“小修小补”有序回归社区,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4月10日,贵池区清风街道百荷园社区的居民群里,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布了“小修小补”便民服务单,服务单包含维修家电、废品收购、裁缝、电动车修理等12家“小修小补”店铺联系方式。

“我们在辖区做了大量摸底,根据居民需求,整合社区内经营‘小修小补’店面的联系方式,分享给居民。”百荷园社区党委书记唐甜说,这份服务单不仅发布在居民群里,还张贴在各居民楼楼道口公示栏,价格则由居民与商户自行商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池州市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涵盖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等在内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各社区均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健身广场、便民市场、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市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

智慧升级 拓展应用场景

“7点半出门,5分钟内就能把孙女送到橡树湾幼儿园,10分钟就能到附近超市买菜回家,平时剪发、贴手机膜都可以在家门口解决。”4月25日,谈起周边生活便利性,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建华社区橡树湾小区居民陈阿姨很是满意。

建华社区主要有3个小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近2万人。“要解决社区居民各种需求,丰富的生活业态必不可少。”该社区经济专干乔静雨介绍,社区刚成立时小区才交付,周边基本上没有生活配套,她便和团队一起引入一系列社区门店。

8年来,海棠街道党工委联合建华社区党委围绕居民生活需求,配套了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引入生鲜超市、便利店、餐饮、快递点等基本保障类业态门店上百个。“现在社区居民出了家门,15分钟步行半径范围内基本能’一站式’满足80%的生活需求。”该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衔接了“家”和“城市”,“智慧”是最重要的链接带。去年9月,建华社区还上线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小程序。街道地图、在线预约、社区快聘等社区服务都可以在其中“一键搞定”。

乔静雨介绍,在智慧服务小程序里,最火热的板块就是“社区快聘”,仅周边商业小店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超过2000个。这种良性循环,又反过来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度蓄力”。

去年5月,为加快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合肥市以提高人民生活便利度和品质消费为目标,印发《合肥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2022年起,每年在主城区选择不少于10个社区开展便民生活圈示范建设试点。

目前,合肥市已培育邻几、生鲜传奇等品牌连锁便利店1300余家,老乡鸡、卡旺卡等本土知名餐饮连锁企业50余家、连锁门店1000余家;已上线、完善了多个“智慧平台”,如“合肥家服、智慧建华、智慧停车、智慧食堂、运动合肥、智慧社区”等,打通线上线下生活场景,将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的社区商圈打造成居民便利消费新场景。

政策保障 汇聚建设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去年底,我省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市以城市为实施主体,总体上按社区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左右可到达便利店、10分钟左右可到达农贸市场(菜市场)、15分钟左右可到达超市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芜湖市持续推进“宜邻中心”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广场和沿街商铺,宜邻中心立足‘大社区、大组团’,所有项目选址均综合考虑了居住区公共管理有效性、公共服务可及性、居民参与便利性。”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预计今年底前,首批6个宜邻中心可竣工投入运营。这些宜邻中心将串点成网、联络社区,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头连着社区居民,一头连着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便民生活圈成为城市“毛细血管”。“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因城施策,有的可能还要因圈施策,体现个性化、多元化和特色化,优化社区消费空间布局,配强消费载体设施,提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丰富多元消费业态。”合肥庐阳万象汇商业管理中心市场部高级主管方芳认为,要从推动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引导规范经营等多方面发力,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记者从省委宣传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培育新增限额以上企业1000家左右,培育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70个左右,改造提升示范商业街区10条以上。“通过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可以解决社区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从而更好地适配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并达到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的效果,以此畅通城市微循环。”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陆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