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国水生态环境治理有哪些进展?2023年,黑臭水体整治、排污口监管有哪些重点安排?22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情况。
(资料图)
发布会现场。袁秀月 摄
2022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介绍,2022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方案,长江、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务完成9成以上,推动解决2万多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完成黄河中上游及汾河流域6省30地市入河排污口排查。
2022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同比分别降低3.7%、5.5%。
黄小赠表示,尽管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瓶颈制约和挑战,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如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地方截污治污还不到位,蓝藻水华、水生态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今年全国计划完成800余条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关于黑臭水体问题,黄小赠表示,这几年,各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从目前情况来看,“十三五”纳入黑臭水体监管清单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他提到,2022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顺利完成40%的年度目标任务。
在农村黑臭水体问题上,“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将群众反映强烈、面积较大的4000余条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2023年,全国计划完成800余条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相关任务已分解下达各省份。
他表示,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财政部开展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对全国15个城市根据项目投资额和申报治理面积,给予2亿元、1亿元、5000万元的分档奖补。2023年,将加强对试点地区的指导,督促各地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性、系统性治理措施,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同时,今年两部门还将继续遴选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已排查23万个排污口,约三分之一完成整治
对于排污口的监管,黄小赠表示,根据调度的数据,全国已经累计排查24.5万公里河湖岸线,查出入河、入海排污口近23万个,将来随着排查工作的深入,数量想必会继续增加。目前为止,23万个排污口约三分之一完成了整治。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这几年累计审批了入河排污口8000余个,备案入海排污口900余个。
他表示,今年目标任务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七个流域的干流和重要支流,重点湖泊、重点海湾要全面完成排污口排查,还要完成80%的溯源,以及30%的整治任务。
黄小赠提到,这几轮中央环保督察曝光的典型案例中发现,有的地方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甚至都不到10%。出现这种情况的地方应该是在污染治理上做表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水污染的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黄小赠表示,究其原因还是一些地方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污染治理“重面子、轻里子”,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比如说污水管网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这些方面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有的地方还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