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为汉字文化大道 王迪摄 王迪 摄
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的名字与很多人第一次相见,都是在双汇、卫龙等品牌产品的包装袋上。但随着近年来持续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扎实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落地,漯河以“字圣”许慎故里、贾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名片逐渐为更多人所知。2月20日至21日,记者随“写意中国——探访汉字起源”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在漯河采访时,“逛吃”的同时能深刻感受到汉字文化对这座城市的深远影响。
走进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慎墓规划建设而成的许慎文化园,抬头便看到照壁正中汉白玉上写着24个楷书金字“盖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据许慎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晗讲解,这句话正是《说文解字序》中许慎对文字的诠释。
图为贾湖遗址契刻符号展示 王迪摄 王迪 摄
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编纂了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汉字的发展运用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学者誉为“字学宗师”、尊称为“字圣”。
图为许慎文化园馆藏古籍 王迪摄 王迪 摄
整个许慎文化园占地160余亩,按照中国传统建筑规制。内有字圣殿、说文解字文物陈列馆、汉字大道、汉字故事长廊等多个景点,以展示汉代建筑和汉字文化为主要特色。园内收藏了大量许学、经学书籍和字书、辞书、文字文物以及名人字画。特别是字圣碑林展出的《说文解字》碑刻、历代名碑名帖、现当代名人名家书法碑刻达1000余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漯河与文字的渊源,可不止“字圣”许慎。往前倒推九千年,贾湖遗址中的契刻符号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在即将于5月18日试开馆的贾湖遗址博物馆里,讲解员向记者介绍贾湖遗址共发现17例刻符,经碳14测定,距今约8000年。刻符包含了汉字所有的字画构成,点、横、竖、撇、捺、勾都有,笔画顺序也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与现在的汉字结构基本一致,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些符号应是一种原始文字,并且很可能是汉字的滥觞。
图为游客打卡许慎文化园照壁 王迪摄 王迪 摄
从贾湖遗址契刻符号到许慎的《说文解字》,汉字的发展在漯河大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更好传承许慎精神,弘扬汉字文化,自2019年开始,漯河市开始创建“中国汉字文化名城”。如今的漯河汉字文化氛围浓厚,全民练字、全民诵读经典等活动广受人们欢迎。就像张晗在讲解时说的那样,创建“中国汉字文化名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汉字文化融合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