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陆金星
(资料图)
“我原来在沧口住的时候,有一对来自浙江的修鞋老夫妻,好像修鞋三四十年了,现在七十多了还在修鞋,他们修的鞋质量好,价格还便宜,周边好多居民都在那里修鞋。”2月21日,记者在市南区莱芜二路采访时,一位热心的先生向记者介绍。根据这位先生提供的信息,记者赶到了李沧区振华路,在一处街角看到了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修鞋店。记者推门进入,狭小的空间内,两位身着厚棉衣、戴着棉帽的老人正在忙着修鞋。
记者为这对勤劳的老夫妻拍下合影。
蒋元木的修鞋店门面简单,内部狭小。
正在修补一双运动鞋的老人名叫蒋元木,今年77岁,他的妻子吴桂花今年73岁。蒋元木老人的乡音比较重,记者很难听明白他的话语,吴桂花老人说话还清晰一点。在得知记者的来意之后,两位老人一边平静地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向记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夫妻二人1982年从浙江仙居来到青岛,在振华路旁的一根木质电线杆下开始了修鞋的职业生涯,这一修就是四十多年,这么多年里两位老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坚守在电线杆下,四年前,他们修鞋摊旁的这处小店铺空出来,二人才以每年一万元的价格租下来,由户外转到了室内。由于空间狭小,两位老人的年龄也大了,所以他们没有装修店铺。
蒋元木蹲坐在门口修鞋。
“我们在老家就是种地的,来青岛后一直修鞋,现在每天还能修十多双鞋,能赚个一百多元。”吴桂花介绍,他们有三个女儿,1982年一起来到青岛,依靠修鞋的手艺,夫妻二人从几分几毛开始赚取手工费,拉扯大了三个孩子,还先后在青岛购买了两套住房,目前有一套已经拆迁,还有一套35平米的老两口居住。附近居民杨先生介绍:“我结婚30年了,认识修鞋的夫妻也30年了,眼见着他们渐渐变老,修鞋摊也由室外转入室内,以前他们在电线杆下修鞋,冬天下着雪也在路边,那个冷就别提了。”
两位老人一天下来还能修大约十双鞋。
蒋元木和吴桂花不到十平米的修鞋店内安装有空调,也有电暖器,但是吴桂花老人的脚还是冻了。“这是以前在外面修鞋得下的老毛病了,一到冬天天一冷,就冻了脚,痒起来非常难受。”吴桂花介绍。他们的女儿也都已经五十多了,有两个女儿在宁波干餐饮生意,买卖也不错,小女儿在沧口体育场附近开了一家修鞋店,日子过得也挺好。闲不住的老两口身体虽然都不太好,但是穿针引线还能顺利完成,这个年纪还坚守这份工作也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他们像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内心充满了“勤奋”。
蒋元木中午吃了两碗面条。
老人慢慢操作修鞋机。
蒋元木用胶粘皮子。
两位老人在修鞋店里简单吃午饭。
坐在门口修鞋的蒋元木
一名顾客上门修鞋。
两位老人简单的工具
蒋元木和他的老伴曾在这根电线杆旁修鞋三十多年。
坐落在街角的蒋元木夫妻修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