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修补漏雨房遭遇马路游击队,“论斤称”补漏狮子大开口,由于防水维修属于专业领域,市民在消费和维权过程中均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尴尬地位。而城管作为执法一方,受限于执法对象流动性,很多时候也是干着急。有责任心的防水企业希望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自律,无奈又遭遇权益分配、管理资金收取等诸多难题。记者收集多方反馈,大家均提出同样一个问题:市民修补漏雨房中遇到的这个难题,到底如何解决?


【资料图】

马路游击队到底该谁管?

花了大价钱修补漏雨房,问题依然没能解决,找“游击队”维权,不是微信被拉黑,就是电话不接,有过类似遭遇的市民和网友纷纷向记者吐槽:这个事到底该谁管?

对此,青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的工作人员回复称,“如果有违法商家的注册地址,就可以投诉到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会协调双方意见,达成解决方案。但如果是个人行为,仅凭电话和对方姓名,市场监管部门也无法处理。马路游击队如果没有营业执照,属于游商浮贩,可以投诉到城管部门。”

“我们可以对游商浮贩的摆摊行为进行取缔,以及进行相关的行政处置,比如暂扣经营工具等。可是很多消费者找来投诉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对方去哪了,仅凭一个电话很难调处纠纷,打了电话他不来,不现身怎么办?”接受记者采访时,市北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四方中队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很无奈。

在市场监管部门工作的宋先生也表示,违法经营所产生的纠纷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它的复杂性。宋先生有次跟同事们讨论,大家甚至脑洞大开给出了个主意:换个号码给他打电话,告诉他城管所在的地址有漏雨,等他来了以后,让城管抓个现形。

“可是如果他们撒丫子就跑怎么办?”大家又陷入沉默。

靠谱的维修师傅到哪找?

“现在接的很多活都是老客带新客,排单都到十月下旬了。”潘先生经营着一家小型防水公司,手下有三四名师傅,在这一行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对于部分商家在视频平台上打广告,宣传自己的“专业性”,潘先生认为不是所有都值得相信。

“拿个仪器一测,就能知道哪漏水了?开玩笑。这样的广告十有八九是骗人的。”在潘先生看来,查找漏水点靠专业知识,更多的是靠经验,“就像中医看病,你得会望闻问切。”

马路游击队不可信,网络上的商家又不靠谱,那正规的防水公司从哪里找呢?换句话说,正规的防水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招揽客户呢?

“像我这样的小公司一般不会在网络上做广告,队伍小利润不高,平台上有广告费用,不够分的。”潘先生说,不光是网络,只要牵扯到利润分成的渠道他都不会去做,比如物业,“我也跟物业合作,但仅限于不分成的物业,有的物业给你介绍业务还要分成,这样的就不合作了。”对潘先生来说,目前防水这行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都在上涨,小本生意甚至连跑车的油钱都要考虑到。

干得好的小公司不可以扩大规模吗?一方面在网络上多接单,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更多的客户。

“这还是回到开始那个问题,防水是有一定的从业门槛的,是个技术活,不是所有的师傅都能干的。”潘先生以自己公司的运营模式为例讲解到,到一个客户家里,他先勘察一番,找到漏水的大体原因,告诉师傅们解决方案,只需按照自己的方法按部就班做好防水就行。“做这一行,有经验技术的老师傅是核心,你说我这样的模式怎么去复制?除非能找到更多技术好的老师傅,否则再多的维修师傅进来都没有用。”

据潘先生介绍,目前服务市场上散户的防水公司,大多是像他这样的小公司。“规模再大一点的防水公司就去接工程了,政府维修项目,或者整个楼盘的防水项目,那样的活多整装。做大了的公司没有人愿意去服务散户。”

如何定价才算合理?

虽然是家小公司,但潘先生也承认,他的报价并不算低。每次前往客户家,他总是先讲好价格,签订合同。做卫生间防水2000元起步,每增加一平方米,增加500元。而记者采访接触到的马路游击队,上门只报原料费用,让消费者误以为很便宜。

也正因如此,潘先生的报价方式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接受,很多人一听这“明明白白”的报价,就拒绝了。“你去一些早市上看看,经常能看到一些打着专业防水招牌的小货车,一般是外地牌照,他们在早市上专门盯一些老年客户,一听材料报价,很便宜,哪知道‘论斤称’的坑正等着他们呢。”

潘先生也坦言,自己在接活时比较发憷和老年消费者打交道,“跟他们讲不明白,事先报价、签合同这些他们很少关注,价格是不是听起来便宜,这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防水市场散而乱,没有行业管理,监管不到位,定价不明晰,这都使得骗子们有机可乘。“前段时间,我们这些小公司也想抱团发展,几个小老板坐在一起商量成立行业协会,建立自己的网站,可是小公司力量小,整合中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比如权益如何分配,管理资金如何收取、如何启动等,大家意见不统一,最后不了了之。”

■新闻链接

大行业、小企业亟须加强市场监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两年,国内房地产已告别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存量建筑进入翻新维护高峰,家装防水迎来爆发期。

长期以来,国内防水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较为分散,“大行业、小企业”是行业的标签。有业内人士分析,造成防水行业市场格局分散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行业生产进入门槛低,很多小企业频繁变更注册地,玩得是“金蝉脱壳”的伎俩;二是防水产品属于隐蔽工程,业主不容易发现,或者要鉴别品质需要较长时间,同时,不规范产品的成本明显低于正规产品,一些报价听起来远低于正常市场报价,这些都使得不规范产品以及骗局盛行;三是市场准入和监管不严,让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钻。

所谓“三分材料,七分施工”,这个行业还没有专门的职业技能人才,很多干得好的师傅都是自己凭着经验摸索,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多是“不传”的法宝,没有形成行业“传帮带”效应,也使得防水维修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从业标准。

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国内全年防水行业的产量增速达到18.0%。一位从业者感叹,希望有更多的主管部门关心防水行业发展,建立“有序竞争,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发展尽快驶入规范良性的轨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