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总要面对“排放”,但屁总是在不经意间如约而至,难以控制......

遇到来势汹汹的屁,憋回去伤身体,放出来伤形象。我们该如何优雅地放屁?挤碎了放出来靠谱吗?

我不是在放屁,我是在排气

放屁作为人体排气的生理行为,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该放的屁你一个也没少放,只不过有时由于屁的体积不成规模,它自己就悄悄溜出来了,而你没有发现罢了。

研究表明,成年人一天“噗噗噗”10-22次属正常行为。

超过这个数值就是排气过多,需要通过饮食或运动加以规避。

其中男性的放屁次数普遍高于女性,这是由于男性在饮食方面吃东西的速度更快,容易吞咽更多的空气。

同样都是放屁,有的屁是闷屁,虽然不声不响就放出来了,但奇臭无比,有的则是响屁,像烧开的水一样又响又刺耳,但味道却“和谐”很多。究其原因,还是和大家摄入的食物有关。

食用含硫化物较多的食物,放出来的屁就会更臭一些,以高蛋白食物与十字花科蔬菜为代表,如鸡蛋、牛肉、洋葱、西蓝花、卷心菜等。

响屁则是因为食用了难以消化的纤维类和淀粉类食物导致的,如红薯、豌豆、土豆等,这些食物的共同点是饱腹感比较强。

为什么臭屁不响,响屁不臭

“臭屁不响,响屁不臭”这是我们默认的观点,可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屁里面的多数气体是没有味道的,如氢气、氧气、甲烷、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含量占到了99%,唯独剩下的1%,成为了释放刺激性气味的主力军,这就是屁里的含硫气体。

气体在冲破肛门时会发出巨大的声音,这就是响屁的来源。

由于冲破的过程速度快,因此气体在肠道内行走的时间短,夹杂的含硫气体更少,从而减弱了响屁的臭味。

反之,肠道内气体产生少、行走缓慢,气体中就会夹杂更多含硫气体,从而造成“臭屁不响”这种现象。

憋回的屁都去哪了

有的时候为了避免尴尬,我们会选择憋屁,这是一种对身体并不友好的方式。

憋回去的屁最终都会寻找一个合适的出口,要不就是蓄势待发,等待下一次适合放屁的机会,要不就顺着身体往上走,让肠道将这股气体重新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来到肺部,最后从嘴巴排出去。

长期憋屁不仅会引起腹胀,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还有可能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该放的时候不要太过矜持,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制造出没有声音的屁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减缓尴尬。

屁的通道越狭窄,发出的音调就会越高,就像我们吹口哨时,为了吹出来的声音更亮,我们会把嘴巴撅得更小,放屁也是这样的道理,想要减小音量,我们就需要尽可能的舒展菊花,如跷二郎腿、侧身、掰开一半的屁股瓣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多不少才健康

前文我们说过吃饭速度快以及食用过量产气食物都会导致放屁次数增多,虽然屁多并不健康,但屁少也是一种安全隐患。

屁少最大的可能是由肠道蠕动过慢导致,这个时候需要适当地进行锻炼帮助肠道蠕动,否则久而久之,肠道平滑肌功能就会减弱。

如果在没有摄入大量蛋白食物时排出的屁依旧很臭,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很可能是肠胃菌群平衡紊乱导致有害菌占主导地位。

所以不要总说“屁大点儿小事”,屁对身体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科学家曾让志愿者在穿着裤子和不穿裤子两种状态下,对着培养皿放屁,24小时后发现,不穿裤子放屁,培养皿上出现了两种细菌的团块,而穿裤子放屁,培养皿上并没有细菌繁殖。

这个神奇的现象直接告诉我们:你放出来的屁,都是内裤在帮你兜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