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7点40分,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田亚东教授已来到了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鸡的育种能让我们吃到更有营养价值的鸡肉吗?我省地方鸡种资源保护意义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访了河南农业大学鸡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工作室,田亚东就是该工作室14名核心成员之一。

肉、蛋、奶等畜禽产品是人类摄入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河南作为畜牧业大省,禽肉、禽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而现状却是,白羽肉鸡等部分畜禽种源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引进,种源被几家跨国公司垄断。为了控制种源,国外公司卖给我国的蛋鸡和肉鸡祖代鸡均为单一性别,即A系公鸡,B系母鸡,C系公鸡,D系母鸡,让A、B杂交,C、D杂交生产父母代鸡,父母代AB公鸡再与CD母鸡杂交生产商品代鸡。种鸡利用1.5年淘汰后,必须再次引种。以前引种仅按D系数量付费,A、B、C系为配套品系,现在是A、B、C、D系均按数量付费,一只刚出壳的祖代蛋鸡平均为44美元,祖代肉鸡平均为25美元。国外引种不仅价格贵、成本高,有时还会带来疫病的风险。同时,对我国地方鸡种的保护与利用以及民族种业的发展也造成巨大的冲击。

打造科研平台守护优质种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畜禽种质资源是家禽业的“芯片”,如何破解这种局面?河南农业大学鸡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工作室的成立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该工作室是由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康相涛教授领衔,其14名核心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建有河南省鸡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家禽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家禽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家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大科研平台,以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品种培育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天天觉得时间不够用!”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田亚东是一个没有诗和远方的人,典型的“理工男”“工作狂”,几十年来,他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室,只要有时间天天都在工作室待着。从教学、科研到学科建设,田亚东一刻都没有停歇。

“康相涛老师1985年留校工作,为了便于科研,把床搬进鸡舍,把锅支在了牛棚,一住就是16年。每天早晚定时给鸡开灯照明,连续5年每周两趟用架子车到郊外拉玉米、麸皮配饲料;夏天赤脚在鸡舍里冲洗鸡粪,冬天用冰水洗脸……”这就是田亚东口中的团队带头人。

正是在康相涛、田亚东等核心成员的努力下,一项项荣誉接踵而来,培育出了三高青脚黄鸡3号、豫粉1号蛋鸡配套系,还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把我省地方品种卢氏鸡产绿壳蛋的比率从0.9%提升至98%,产蛋量和成活率也大幅提高。

近年来,团队致力于我国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提出地方鸡“单流向”保护与“通用核心系”配套利用理念,发表学术论文430余篇,其中SCI文章100余篇,出版著作15部,授权发明专利34项,构建了我国地方鸡资源创新利用技术“专利池”。2021年,康相涛带领团队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合作破解了鸡生长的“遗传密码”,构建了首个鸡泛基因组,并解析了影响鸡生长性状主效基因IGF2BP1的致因突变,为我国“十四五”种业振兴、破解畜禽种业“卡脖子”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以“种”带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要打破国外种源垄断,就要构建好我国地方鸡资源创新利用技术‘专利池’,给地方优质鸡种带上‘身份证’,保护好自主品牌,将来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走出河南乃至出口国外,与国外头部育种公司掰掰手腕。”田亚东一直以来都在朝着这个科研方向奋斗。

外来的白羽肉鸡20年前曾占据了国内90%的市场,现在其市场份额下降到了50%以下。蛋鸡市场上,中国自主品种蛋鸡也“收复失地”,占据了半壁江山。

目前,河南的地方品种鸡主要有固始鸡、卢氏鸡、正阳三黄鸡等5大品种,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品种创新来说非常重要。

“我国畜禽主导品种多数被国外垄断,很容易被‘卡脖子’。我们要保护好本地鸡特色资源,保障本区域鸡肉‘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田亚东言简意赅地指出地方土鸡发展出路。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保种!”田亚东说,过去传统的保种因投入大、效益差,而导致场户积极性不高。加之受商业利益驱动,盲目将外来品种与地方品种杂交,既造成肉蛋品质的下降,也加速了地方鸡优异基因的丢失和遗传多样性下降。

“这给我们团队科研提出了新课题——种质资源创新。”田亚东表示,团队将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通过杂交育种、平衡育种和分子育种,聚合优异基因,创制外貌体型符合区域市场需求、生产性能高、肉蛋品质好且配合力强的新种质,再与地方品种配套,改进地方品种的缺陷等,并把优质的鸡源推广到千家万户老百姓手中,以优质种源撬动我省禽产业发展,让农村养殖户增收致富,让城市的老百姓“碗里”有更优质鲜美的鸡肉、鸡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河南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团队的科研方向是:全面提高,平衡育种。如今河南农业大学有一个家禽种质资源场,保存了国内外特色鸡种28个,这些品种都是我们未来育种的宝贵素材,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及将来,田亚东信心满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