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重磅惠商计划,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全面扩大对中小商家、新质商家以及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持续为千万商家降本增效。此外,平台依托“多多好特产”“新质供给”“电商西进”等专项,加码扶持优质供给、向西部等偏远地区倾斜资源,越来越多偏远地区消费者买得起、收得到平台带来的好产品、好服务,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惠商助农成效初显

作为以农产品起家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始终致力于推动农产品上行。今年4月,拼多多“千亿扶持”启动“多多好特产”专项,深入全国各大农牧产区,持续探索农产品上行新模式,助力农牧产业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多多好特产”专项团队已先后走进浙江舟山、湖北仙桃、辽宁大连、河南商丘、海南万宁、贵州贵阳、四川成都、云南普洱、福建平和等地,为包括舟山海鲜、贵州刺梨、云南咖啡等数百个农产区商家推出定制发展方案,推动农业附加值提升,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在云南普洱的咖啡庄园,咖啡正在进行日晒处理。

以云南咖啡为例,为助力云南咖啡打开知名度,“多多好特产”借助平台趋势洞察数据,发挥平台补贴等优势资源,扶持国产咖啡品牌迅速成长,品牌融合中式茶饮、健康等新消费需求推出的大红袍拿铁、羽衣甘蓝奇亚籽咖啡等产品,一经上线便获得消费者喜爱。

产业带是中国制造发展的剖面,这里享有工艺成熟、产业链完备的优势,但近年来也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发展困境。为助力产业带新质转型,拼多多“千亿扶持”加码“新质供给”专项,依托平台的数据、补贴等优势,为商家提供产品、营销、供应链的全方位扶持,助力产业带商家实现品牌跃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浙江平湖,不少羽绒服工厂正借助拼多多的赋能全面向线上销售转型。

浙江平湖曾凭借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承接了大量海外羽绒服代工订单,借此成长出完备的羽绒服产业带。然而近年来,由于缺乏品牌效应,这里的厂家利润日趋微薄,而海外订单的不稳定,也让商家们面临库存积压、商品同质化严重的困境。如今,借助平台对营销、产品的赋能,当地工厂重构运营模式,不只从传统批发转型线上直营销售,更借助产品创新强化品牌打造,转型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质品牌。

优质供给西进,消费普惠圈持续扩大

受益于供给侧的一系列投入,依托“千亿扶持”资金池,拼多多平台亦持续加码补贴,真金白银推动消费普惠。

去年9月,拼多多免除了青海、甘肃、西藏、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物流中转费,率先带动优质供给走进西部。为持续推动消费普惠,4月,“千亿扶持”再度加码“电商西进”,通过物流中转费等系列减免,推动优质供给向西部地区加大供应,越来越多偏远乡村纳入包邮区,且物流时效大幅缩短。

优质供给加速进入西部市场,也让东西部市场差异日趋缩小,让越来越多西部消费者享受到同等的网购便利。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因地处偏远,这里长期被排除在“包邮区”外。根河市居民田宇已有近10年网购经验,据其回忆,七八年前线上购物,页面或显示“地址不包邮”,或需付高昂邮费。后来,即使部分商品包邮,配送也常常超过一周。

转变始于2024年下半年,拼多多宣布减免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后,又在东北地区增设中转仓,自此,发往根河的快递改经辽宁沈阳中转,不止降低了商家成本,更让二段物流时效从5天以上压缩至3天内。

拼多多“千亿扶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平台将继续专注投入,借助“千亿扶持”推动平台及产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让便利服务覆盖更广阔区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