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田 王天书


【资料图】

在疫情管控措施全面放开后,许多市民选择线上办公或居家休息,街上的车辆和行人较往常少了许多。但是在岛城的大街小巷间,有着这样一群“蓝色”或“黄色”的骑手小哥、快递小哥,依然穿梭在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甚至比疫情管控放开之前更加忙碌。快递小哥在货架前清点快递、紧急清仓,骑手小哥穿梭在各小区和楼宇之间,电瓶车和三轮车里装的不仅仅是药物和日常生活用品,承载的也是亲友间的关爱与呵护。骑手小哥和快递小哥一起,满足居家市民的生活需求,也在让这座城市在轨道上正常运转。

商场中正在工作的外卖小哥

前几日,记者也阳了,高烧不下,自行居家,打开空空如也的冰箱,记者的肚子开始“咕噜噜”的唱起歌,于是外卖平台成了记者的希望,买点水果备点菜,挺上一周病应该就好了。早在12月18日内前后,记者就听了不少北京朋友抱怨,诺大的城市外卖配送地如此之慢,有时候甚至等不来一个骑手接单,刷刷社交平台也可以看到,北京、上海、江苏、重庆多地相关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市民加入骑手行列,“众包”骑手在国内忽然间多了起来,其中有的是医生,有的是程序员,有的是则是棋牌室的老板。外卖究竟有多难等,记者也颇有心得,下午一点多下单,直到四点多钟,平台依旧在等待外卖小哥,有的时候小哥接单了,却迟迟未能到店取餐,“预计送达时间”一拖再拖,那些能送上门的外卖就像是惊喜和馈赠一般,“拯救”了记者的肠胃和生活。

肖像一:入行16天的外卖小哥

“没想到参加工作没几天,身边这么多人就都阳了,我身体素质不错,已经进了‘决赛圈’,希望自己能挺下去。”小苏是某平台的外卖小哥,这是他来到这个平台工作的第16天,在这份工作之前,他是一名旅游行业从业者,因疫情缘故经营告停,决定开始送外卖。

开启外卖工作没几天,小苏便迎来了这“历史性的一刻”,疫情政策发布后,整个城市像解锁一般地放开了,小苏身边的同事阳了不少,送药的单子也多了许多,小苏作为骑手小组的“中流砥柱”,在青岛这个城市行走着、穿梭着、奔跑着。

小苏告诉记者,刚开始送外卖的时候,经验较少,接单并不多,每天大概在30单左右,跑过了午高峰和晚高峰,剩下的时间便是回家吃饭休息,那时的小苏认为,这工作并不累人,留给自己的清闲时间也比较多,而随着身边一个个同事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居家治疗时,小苏的订单一股脑儿地涌了进来,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10个同事,阳了3个人,你别看只是3个,我们这个组3个,其他组也是3个的话,这样送外卖的人算下来是少了很多的,加上现在很多人都居家了,没办法出去吃饭,都开始叫外卖了。我从一开始一天只有30单,现在变为了60多单,多的时候一个人身上‘背’了8个订单,有时候跑起来了,感觉在整个城市像风一样穿梭着,一刻不停歇。”小苏说道。

街景之“送餐一角”

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下午5点至晚上8点是小苏加入外卖行业第一天的工作时间,而最近,小苏的工作时间变成了中午11点到下午2点多,还没来得及吃上口饭,小苏下午的工作开始了,喘息片刻后,小苏从3点多钟开始送外卖,回到家时,已是晚上10多点钟。“想来也是苦,回家后家里没什么现成的吃的,自己也点了外卖,也是没人接单!”小苏无奈地笑出了声。

同事阳了的这段日子,小苏似上了发条一般,每天叠加的工作量,让他在进入行业后,收入明显可观了不少。“因为骑手比较少,每单的配送费确实会有所提升,平均每单要比从前高出2块钱左右,每天下来收入比之前高200至300块钱。”小苏又表示,这场风波对他来说应该也算是一把“双刃剑”,收入虽然增多,但因平台的机械性派单模式,不少外卖小哥也多少受了些委屈。“平台派单也不是人为的,有时候派的确实比较乱,自己身上背的单子又比较多,有的在这个位置,有的又在这一单的对角线,这种情况下自己也会拒一些单,然而拒单以后,我们骑手也受到了封号的惩罚。”

“除了被封号,其实有时候背的单子多了,难免会出现超时的问题,商家出餐比较慢,就算一刻不停地跑,有时候也没办法保证每一份餐都准时准点到达大家手里,即便是在这段骑手紧缺的日子,因为超时罚款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小苏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次的报道,能够打动平台某些机制,适时的对骑手们,更加有温度一些。

正在等待出餐的外卖小哥

入行已经16天,每天除了送饭就是送药,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江湖郎中”,小苏在采访时打趣地形容自己。大约在开启外卖工作的第二天至第三天,小苏手上的送药单变多了起来,他曾一度怀疑平台派单是否出了差错,直到看到同事们也变成了出入药店的常客,才明白,可能一个“特别的时期”真的到来了。“少的时候六七单,多的时候十多单,都是药店送药的,我的工作还是只干午高峰和晚高峰,我相信全天配送的骑手肯定送药的订单会更多。包括这几天,送药的订单也是居高不下的,其实要说近段日子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不是什么同事阳了有多少,自己工作多繁重,而是现在需要药品的人太多了,真的很希望大家伙都能健康。”

当前,小苏称自己仍在“决赛圈”内角逐,虽然总觉得距离“阳圈”只差临门一脚,但是能扛过一天是一天,为了保证每天的高强度工作,小苏坚持要求自己不论工作多忙必须保证正常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采访不到三十分钟,小苏打断了记者的问题,称自己又要进入工作状态了,没过几秒,电话那头传来了风的声音。“单子积压的太多了,肯定还是需要人送的,我先不说了记者朋友,忙完了我们联系。”话音落下时夜幕早已降临。

肖像二:达达快送骑手

“逆风而行” 用户的一声声感谢驱散寒意

入冬后,青岛气温下降、寒风凛冽,但是与寒冷天气相比,达达快送的骑手成师傅却忙得热火朝天。

据成师傅介绍,他曾做过近一年的美团骑手,三个月前转到达达快送工作。作为一名专送骑手,成师傅每天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每天工作排班时间是早上6点到晚上12点,我自己一天会工作满8小时,具体的工作时间可以自己选择。”谈到青岛全面放开对专送骑手工作的影响,成师傅表示工作中最直观的变化便是运送物品种类的不同,“放开前,订单大多是在写字楼间送文件,或者为客户送鲜花。放开后,前期订单主要是运送抗原检测剂,后期会有亲人、好友间互相送急救药品。”运送的物品种类不一样了,成师傅也从各大写字楼“转战”小区和人口聚集较多的街道,走楼串户、爬楼也成为了工作中的家常便饭。成师傅认为,现在青岛处于新冠病毒传播、感染的缓冲期,跑腿骑手中有“中招”的,但是有的也已经“阳康”并返回工作一线,实际的工作强度并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订单客户多是居家隔离人员,大多数订单完成都需要爬楼,所以体力消耗还是增加了。”除了爬楼次数增加,有的平台新用户使用小程序不熟练,输入了错误的住所地址,也导致跑腿骑手需要重复运送物品,造成了时间的浪费。但是对于此类时间和体力的消耗,成师傅并没有觉得多么辛苦和劳累,“现在很多人都在居家度过一段难捱的日子,我们能送一单是一单,能帮助一个人是一个人,能帮助一家是一家。”

扎堆停放的送餐车

运送药物、抗原检测剂的订单数量直线上升,已经超过了日常写字楼间文件运输的订单数量,这也表示成师傅等跑腿骑手们现在面对的客户绝大多数都是感染者或者疑似感染者。“现在抗原检测剂在骑手之间也十分紧张,我们都非常注意自身防护”,成师傅介绍,现在骑手们的配送方式也由之前的当面交付转变为无接触式配送,“我们将商品送到客户门口后会拍照留证,在离开楼座或小区后再跟用户进行电话确认并验收。”虽然经常直面感染市民,但是在接单过程中,成师傅也遇到了让他感觉十分温暖的事情。12月25号,成师傅接到了一份帮买药品的订单,他随即拨通客户电话确认药品价位等,但接通电话后,成师傅发现客户的嗓子已经沙哑难以说话,但是客户还是对成师傅接单帮助买药表示感谢,并提醒成师傅将药品放到自己门口后就立即离开,不要触摸任何东西。客户的叮嘱也让成师傅十分感动,他也希望能有平台建立药物流通通道,进行药物置换,让大家快速康复。

目前,由于订单多是各小区间的短距离配送,成师傅的跑腿订单数量较以往更多一些,每日平均在22单左右。“现在青岛的跑腿配送情况还不是特别紧张,我身边也有小伙伴‘中招’在家中静养,但是也有的同事已经‘阳康’并返回了工作一线。除了我们之外,饿了么、美团、顺丰等都还在进行同城配送,暂时没有出现如北京等城市需要呼吁市民参与配送的情况。”而成师傅所在的达达快送平台也通过提高每单价格的方式鼓励骑手接单。“有的骑手自己身体不适,也有的骑手自身不喜欢接需要爬楼派送的订单,所以平台通过提高每单价格来满足骑手的订单收入需求,提高大家的接单积极性。”据成师傅介绍,他每单的收入比之前增长了20%左右。疫情管控政策全面放开后,平台对于跑腿骑手派送价格的调整是直线上升的,但是与此同时,骑手们也都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这段时期对跑腿骑手们来说可能算是‘红利期’,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城市能尽快恢复正常,希望大家的身体也都能尽快康复”,成师傅说道。

冷清的商场,取完餐的外卖小哥

“您冒着这么大的风、这么冷的天气来送东西,真的太感谢您了”。在派送订单的途中,成师傅也收到了许多市民的感谢。“派送订单时,我们完成的不光是客户的金钱消费与骑手的服务,也是用户与骑手之间的情谊。”正是这份感谢与情谊,让成先生等跑腿骑手顶着凛冽的寒风在大街上、小区间穿行,配送箱中装着的是客户们急需的药品、抗原检测剂与生活用品,承载的是亲人、朋友间的牵挂,而成师傅等跑腿骑手们将彼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除了外卖,快递也忽得停滞了,半个月前记者购买了近二十个包裹,都像是说好了一般,最近的一条物流信息皆已更新为:“物流异常提醒”。等待快递的心情是焦灼的,其中有药物,还有给朋友的圣诞礼物。每天临睡前翻开物流信息,并没有几条做了更新,考虑到当下的情况,记者没有投诉和催促,只能等,等这段日子过去。

肖像三:阳过”的快递小哥

中转站每天下来1200多个件 清仓工作仍在继续

“阳了7天后,我终于回到岗位。”小李是某家物流的快递小哥,入行2年了,终于阳了。说到“终于”二字,小李松了口气,好像总有这么一天,早点来临也能早点康复,他告诉记者,恢复工作这几天,每天都是铺天盖地的快件,压在中转站、压在仓库、压在快递车上、压在每一条小三轮跑过的路。

视觉中国供图

青岛全面放开后,小李有一半同事进入了“阳圈”,整个部门“瘫软”了下来,快递也很少来到站点,就像是无人发件一样,他们的工作停滞了。然而在一个周后,不少快递小哥选择回到工作岗位,小李就是其中一员。“第一波阳康的慢慢也回到了岗位上来,尤其是青岛中转站那边,平均每天送来1200个快件,目前回到岗位的快递员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卸快件送快件之间度过,自己突然变得很机械!”小李说道。

小李称,目前站点仍处于清仓阶段,阳了的这7天,中转站已积攒大几千个的快件。“三天前站点的快递就开始增多了,都是中转站压下来的,前阵子没人上班,现在每天都会下来一批。我们已经清仓三天了,到现在仍有4000多个件没有清完,真的是太忙了,而且我们主要是以大件为主,我自己手上目前压了近800多个快件,一个车只能拉四五十个件,真的很让人头疼。”

视觉中国供图

谈及工作中的变化,小李感慨,药物的快件确实有所增加,某些药物成为了重要物资,也走上了快递之路。“这几天有的人也在联系我们送药,其实我们物流主要是以大件为主的,不少人找到我,说是别的快递发不了了只能通过我们发,但目前不是全部的快递员都已恢复上岗,现在堵在路上的快件依然很多,而且不能保证时效性,有些人听了以后决定就放弃发件了。”

早7点半上岗,晚8点多依然在派件,电话采访中小李称自己除了早饭稍微吃了点东西,中午晚上都粒米未进,已经感觉不到饿了,电话那头的小李轻描淡写地说道。“工作量太大太大了,现在吃不吃饭全看自己饿不饿,今天很巧,两顿都还没吃,有时候能吃上一点,也是抓紧时间随便垫吧垫吧。”

阳过后的工作,让小李觉得像是又来了一波“双十一”,收入确实也可观了不少,此外,听同事们说,公司也下放了补贴政策。小李告诉记者:“快递就是干多赚多,这么多件,肯定收入要多一些。我听同事们说,公司也是为了鼓励我们回来上班,那些阳了但已经不发烧了的快递员,可以选择回来上班,能给一部分补助,但是具体给多少不太了解,现在还没到发工资的时候,希望这个补助是真的。”

小李称,目前自己分管的片区共有20多个小区,单是12月27号这一天,已经跑了十几个小区,送出了100多个大件。全面放开后,快件确实变多了,但是从方便度来讲小李称自己确实也轻松了很多,曾经进出小区需要出示核酸报告与健康码,现在走到门口却未设有任何关卡,工作效率上进步了一大截。“走到门口没人管,保安只是问了问我去几号楼就没有再说什么,那一刻我已经拿出了手机准备出示健康码了,2年了,这个习惯好像已经长进了肌肉里,成了惯性。”

“再就是因为现在阳的人挺多的,都会打电话让我放门口,我一般都问问着不着急或者快件重不重要,如果着急的话,即便对方阳了我也会送,能力范围内最快的速度送到他们手上。”当前小李仍在争分夺秒的清理库存,眼下“年货节”又要来了,快件数量将只增不减,何时能将快递清理完毕,小李叹了口气,称仍是个未知数。

不论是小李还是小苏,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城市中这些“快递人”、“外卖人”的缩影,在疫情管控政策全面放开后,在马路上穿梭的骑手小哥和快递小哥组建了四通八达的城市配送网络,每天都需要“直面”新冠病毒感染者,爬楼、走街串巷成了家常便饭,但是他们依然加班加点地工作,如同一个个紧密咬合的齿轮一般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将温暖传递,这也是骑手小哥与快递小哥们奔波的意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