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现代汽车Nexo中国版SUV正式获得北京新能源汽车牌照。这是现代汽车首款符合中国法规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目前已允许合法上路,对中国氢能源产业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现代Nexo中国版在加满氢燃料的情况下,CLTC-P综合续航里程达到596公里,而该车仅需5分钟左右即可加满氢,与加油的时间差不多。

氢能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形式,具有可以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的特点和优势。而燃料电池则是利用氢气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电力,并以此电力作为驱动引擎的动力,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水,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物质,真正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随着技术与产业政策的日趋完善,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氢燃料电池车也正在迎来风口。

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以进一步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发改委这一规划的发布既为中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也为持观望态度的全球车企吃下定心丸。

此外,在2021年3月,氢能正式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

车企加速布局

有了政策的加持以及技术的发展,不少车企也抢抓机遇进行布局。

作为氢燃料汽车领域的领跑者,丰田汽车在1992年就已经展开了对氢能源汽车的研究。丰田Mirai于2014年12月在日本正式上市,是全球第一台量产的氢燃料汽车。

除了开头所提到的Nexo,现代集团在氢能方面也是早有布局。在1998年,现代集团成立了燃料电池开发部门,并且2013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ix35 FCEV,之后还推出了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XCIENT Fuel Cell和氢燃料电池大巴等产品。

宝马也在201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了名为i Hydrogen NEXT的氢能源车型,目前这台基于宝马X5打造而来的车型已经进入了量产前的后研发阶段,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进行小规模投产。

在国内,自主车企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及落地也驶入快车道。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汽车企业,上汽于2001年就启动了凤凰一号燃料电池汽车项目。2014年,荣威750燃料电池轿车成为国内首款实现公告的燃料电池汽车。2016年,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成为国内首款实现公告、销售和上牌的燃料电池轿车。

2020年9月,上汽集团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并同时发布了“氢战略”: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

同样布局较早的还有长城。在2015年,长城便开始在氢能产业的研究和布局。2021年3月,长城还举办了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提出以“构建永续美好氢能社会”为目标;构建“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产业链生态;推出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另外,在2020年7月,广汽集团发布了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Aion LX Fuel Cell,并于2021年10月在如祺出行平台开启示范运营。此外,2021年9月5日,广汽自主研发的首款氢气发动机点火成功,标志着广汽发动机正式迈入“零碳排放”时代。

同样在2020年,海马汽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70MPa氢燃料电池MPV首次亮相,搭载全球领先的高功率电堆和高压储氢罐,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km。

2021年12月10日,海马汽车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站在海口正式落成。另外,海马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于2022年亮相并开展模拟示范运营。

此外,长安汽车、红旗、东风汽车等车企也都相继发布了自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如长安CS75 FCV、红旗H5 FCVE等。(记者 龙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