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会师”后神舟十五号还要干啥(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㉗)
【资料图】
浩瀚的太空,再度迎来中国人逐梦苍穹的身影。
11月29日晚,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送入太空,打响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与等候在此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
作为中国空间站从建设到应用发展的关键一役,神舟十五号乘组有哪些使命?
“三舱三船”很壮观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是空间站三舱组合体组装完成后第一个到访的乘组。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后,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了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组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这是中国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空间站“完全体”的展开,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空间站的雄姿和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成就。
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的精彩场面,在未来还将继续上演。航天员在轨交接,将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较地面交接,在太空中“轮岗”更加高效可靠。
除了航天员的交接与共同工作生活之外,两艘载人飞船的“互动”也很重要。神舟十五号停靠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舟十四号停靠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两艘飞船同时与空间站进行信息代传、通风换热、并网供电等。
两个乘组轮换期间,空间站将通过不同的对接总线代传两船遥测,确保两艘载人飞船信息传输的唯一性和正确性。空间站系统将同时向两艘载人飞船通风热支持,送风量根据两船不同热环境进行合理分配,且可根据需求进行分档调节。同时,科学家针对两船同时停靠的情况,制定了协调匹配的紧急撤离策略,全力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
“圆梦乘组”任务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神舟十五号任务期间,航天员乘组将重点开展6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二是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三是实施3-4次出舱活动,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四是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五是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工作;六是开展在轨健康防护锻炼、在轨训练与演练等工作。
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还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完成6个月的太空“出差”任务后,计划于2023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空间站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后,中国将继续秉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务实合作,让中国空间站的科学技术成果造福全人类。季启明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相关载荷将于明年开始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
季启明表示,对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中国一直持欢迎态度。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我们与相关方面正在开展对接协调。同时,正在积极进行培训国外航天员的相关准备工作。”他说。
长征火箭更可靠
这是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搭建完成以来,长二F火箭第一次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自1999年首飞以来,长二F火箭已成功发射15艘神舟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其中包括10次载人发射任务,成功率达100%。
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达0.97,安全性指标达0.997。此次发射,火箭研制人员集中消除一些薄弱环节,完成了45项技术状态变化。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执行神舟十五号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其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达到0.989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院长二F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用考试来打比方:“从50分提高到90分相对容易一些。但从90分提高到91分,背后的工作并不比从50分提高到90分少。”
在空间站在轨建造及运营阶段,假如空间站或飞船出现较为严重的危险或故障,地面必须快速发射救援飞船把航天员接回。因此,自神舟十二号任务起,长二F火箭便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加上“双保险”。
今年上半年,作为神舟十四号载人发射任务的应急救援火箭,长二F遥十五火箭一直在应急“站岗”,见证了长二F遥十四火箭的总装测试、转运和发射全过程。而神舟十五号发射任务后,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将进入应急救援“值班”状态,执行后续空间站运营阶段的载人发射任务。
按照规划,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后,空间站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每年发射2艘载人飞船和2艘货运飞船。未来,长二F火箭将托举更多航天员进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