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丰县下塘镇多点发力,促进乡村振兴,做大做强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政府聚焦补齐短板,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大力推动农民增收,2021年全镇农民收入增幅11.3%。
招才引智乡村注入新活力
一根小菌棒,种下大希望。下塘镇陶新村乡路边香菇大棚内,清香扑鼻。一个个菌棒上的蘑菇胖乎乎地招人喜欢。2020年下半年,在外做冷链生意的叶琦回到家乡创业,承包土地30亩,盖大棚,种香菇。香菇品种来自安徽省农科院,市场销路好。“单价5元一斤,日产香菇2000斤,销售额400万,抛去成本和固定投资,净收入100来万。”算起这些账,叶琦的脸上充满着成就感。依托下塘大本营,他又陆续到黄山和阜阳建基地,形成皖南、皖中、皖北网络覆盖。
致富不忘乡亲,叶琦回来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带领老乡共同富裕。一期项目已带动32人就业,其中帮助5人实现脱贫,32人实现就近就业,平均每人增收3万元。下一步,叶琦通过政策支持、联农带动、产业融合,将冷链设备制造、安装与农业项目结合起来,推进企业向更宽领域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领跑者,强村富农。
像这样致力农村产业的年轻人在下塘不止一个,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下塘镇万岗社区万鑫彪最近很开心,3月初,他家俊倩家庭农场种植的草莓在长丰草莓文化旅游节脱颖而出,喜获“赛马奖”金奖。作为一个“90后”,他想法大胆,富有开拓精神,种植草莓主要使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采用超高垄种植模式,实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有了科技和数字农业技术的加持,草莓生长更加喜人。与此同时,开发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020一体化的营销模式,生产销售两翼齐飞。
种好梧桐树,迎来金凤凰。下塘重视乡村振兴,不仅温暖回乡年轻人,也吸引更多的想在广袤农村打下一片天的外地人。李家国之前做水产生意,听说下塘农业产业环境好,去年在上杨村承包450亩池塘养鲈鱼。一年未到,营业额逾千万,除去成本,收入颇丰。他打算扩大规模,培育种苗,对产业迭代升级。
多措并举农民增收结硕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下塘镇积极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高度重视农民增收。不仅制定2021年农民增收计划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推广“韩岗经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发附加值大的特色产业,鼓励下塘镇蔬菜、草莓、瓜蒌、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培养“一村一品”,扶持示范家庭农场及合作社发展,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应用绿色生产方式,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村居+农业园”合作经营模式,入股分红,带动农户产业园务工等,实现村集体及农户利益共享。
农民增收,离不开品牌赋能。做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离不开坚持扶持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下塘镇213家经营主体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12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11家。农产品品牌包括稻虾米、草莓、瓜蒌、烧饼等,其中优质稻虾米品牌14个,获得长丰草莓“十大子品牌”家;拥有栎霖瓜蒌籽及皖的瓜蒌籽2个品牌;下塘烧饼获得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促农增收,经济收入呈现新希望。目前,下塘镇2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超50万元,其中200万元以上强村1个,完成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304万元。打造2个省级优质专用小麦万亩示范片、2个省级5000亩优质水稻生产示范片,大宗农业自主经营性收入5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