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近日发布了《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首次总结了我国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市场等基本情况,分析了制约我国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报告》显示,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婴幼儿辅食产品在市场销售上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米粉和面条为主的饱腹类辅食;二是以磨牙棒、饼干、泡芙为主的零食类辅食;三是以肉泥、果泥和菜泥为主的佐餐辅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三类辅食消费结构比例大致为4∶4∶2,而在中国市场上则以饱腹类辅食为主,其中米粉类辅食占市场主导地位。

近年来,有机婴幼儿辅食越来越受到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中国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使国际有机婴幼儿辅食品牌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本土化发展。《报告》显示,婴幼儿食品中有机辅食所占的比例逐年攀升。中国本土品牌也在积极扩大有机产品种类。2013—2018年,婴幼儿奶粉和婴幼儿辅食品类中有机产品的比例逐年攀升,2017—2018年比2013—2014年同期增长了122%。在婴儿辅食领域,有机辅食升级更为明显。国际品牌积极向中国市场推出有机婴幼儿辅食品牌或产品线,推动有机食品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的4.4%上升到2018年的16.3%。

在获证企业方面,《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底,全国婴幼儿辅食获证企业数量为127家。其中,婴幼儿谷类辅食企业最多,这其中又以婴幼儿米粉占比最高;其次是辅食营养补充品企业,是近年来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种;婴幼儿饼干、面条类企业数量保持稳步发展;婴幼儿罐装辅食企业最少。

《报告》显示,85后成为婴幼儿辅食市场的主要购买人群,且90后父母增长更为明显,他们不再执着进口产品与价格,而是关注天然成分与产品的营养配方,推动了辅食产品向有机化、高端化的快速发展。在婴幼儿辅食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消费者购买婴幼儿食品关注的因素主要有食品安全、营养成分、品牌声誉、产品价格、产地、品牌故事、购买的便捷程度等。其中,最受关注因素是食品安全(81.90%)和所含有的营养成分(66.40%)。

《报告》预计,未来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720亿元/年,每年的市场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荫士安分析认为,今年我国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稳定我国出生人口数以及婴幼儿群体对辅食的需求,预计将促使婴幼儿辅食在未来5年内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报告》同时指出,与婴幼儿奶粉市场空前的繁荣相比,我国婴幼儿辅食的研发与生产还处于产品品种较为单调、产业与市场销售成熟度不高的状态,跨国公司品牌仍占据市场销售排名前列,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销售方面,目前不论线上还是线下销售环节,都存在个别销售商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把不是严格执行婴幼儿辅食标准的普通食品以婴幼儿辅食的名义进行销售。其中,线上销售环节主要通过宣传图片和文字进行误导性宣传,如婴幼儿图片、卡通形象、宝贝、宝宝等文字。母婴店、商超等线下销售环节,通过把普通食品和婴幼儿辅食放置同一或临近货架,并通过销售人员的误导式宣传,把普通食品作为婴幼儿辅食销售给消费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