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赵丹/文受访者供图
120呼啸而至的时候是在凌晨1点多。护士姚佳新一个激灵起身。
“孩子把打枪的子弹塞到鼻子里了!”带着幼儿冲进来的年轻妈妈喊到。值班医护们迅速分工协作,很快,一个玩具子弹头从幼儿的鼻腔里取出。年轻妈妈出于本能欲下跪致谢,“要不是你们,可能我儿子的命……”
【资料图】
那一刻,同为妈妈的护士姚佳新感同身受。
儿童医院的发热门诊,这是一个充斥着紧张气氛又令人柔肠百转的地方。作为河南省儿童医院的一位护士,从10月13日至28日,姚佳新和同事们日夜坚守岗位已有15天,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走进疫情下的门诊,既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不乏温情瞬间。姚佳新的阐述或许是当下医护群体的小小缩影。
1
发热门诊的故事
值守发热门诊15天,姚佳新回忆,接诊最多的就是高热以及高热惊厥的患儿,其次是意外吸入异物的患儿。
疫情下,作为医护人员必须考虑的是,来就诊的患儿和家长会有确诊的可能。如何保护大家以及自身的安全,是姚佳新和同事们要慎重面对的事。
一天傍晚6点,发热门诊来了一位在家里出现高热惊厥的患儿。姚佳新在了解相关情况时得知,患儿的外婆此前已经确诊,陪同就医的妈妈暂时没有发现异常。
姚佳新把患儿和妈妈安排到单独房间采集核酸,在核酸出来之前,会请示医生该用药用药,同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患儿再次发生惊厥,便于及时抢救。而做好抢救准备的其中一步是需要给孩子扎留置针,好及时补液。
“这对于护士来讲是很棘手的问题。”姚佳新介绍,平时她都是徒手给孩子扎针,现在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必须戴双层防护手套,很考验扎针技术。同时为了不让患儿难受,所以她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力争一次成功。
好在,在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这位患儿的病情得到控制,核酸检测也正常,最后带了药品和妈妈回家。
很快,姚佳新真的碰上了考验。
有次,120从隔离点送来一位高热惊厥的患儿和爸爸。在给患儿处理病情的同时,也要再次进行采集核酸。等待的过程中,看孩子状态略有好转,姚佳新叮嘱家长让孩子多喝水。
“因为是从隔离点送来的患儿,存在确诊的可能性,所以孩子不能随地大小便。”姚佳新给孩子拿了尿不湿和尿袋,叮嘱家长把尿液收集到尿袋里,方便封闭处理。
遗憾的是,核酸结果复核显示这对父子均为确诊,按照相关规定需要转到定点医院救治。
走之前,姚佳新去给患儿穿防护服。“看到孩子怯生生的眼神,我特别心疼,难受。”于是,她故作轻快的和孩子商量,“阿姨给你穿‘奥特曼’的战服好吗?穿上就有了超能力,打败病毒。等把病毒打跑了,阿姨再送给你一个通关礼物!”在她反复的宽慰下,孩子终于显得不那么紧张了。
因为接触了确诊患儿,姚佳新当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半没有脱防护服,而正常情况下可以4小时一换。“白天热,出汗又闷又热。晚上感觉凉嗖嗖的。直到消杀彻底做完才脱下防护服。”
2
心里的三个期待
和自己坚守岗位的辛苦比起来,姚佳新最牵挂的还是一双稚嫩的眼神。
因为她也是一位年轻妈妈。
今年28岁的姚佳新,她的宝宝刚一岁多。这次接到值守岗位通知时,她和同为医护人员的爱人没有犹豫,把孩子送到老家由爷爷奶奶看管,安排好孩子带上换洗衣物,做好吃住在医院的准备。
这是医护人员拼尽全力的时刻。
姚佳新不是第一次在一线,也不是头一回接到实施闭环管理的任务,医院统一安排住宿,等结束本轮疫情才可以回去。每天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她准时出现在发热门诊,迎接一个又一个患儿和家长。
疫情放大了人们的情绪。姚佳新深深懂得这种感受。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她的工作不仅仅是和同事们一起守护孩子们的健康,也要安抚家长。“有时看到家长独自抱着因为不舒服哭闹的孩子,神情憔悴,我会在不忙的时候帮忙取药或照顾孩子,希望在这种特殊时刻给他们一些安慰。”
从10月13日坚守岗位至今,姚佳新在发热门诊看到很多很多场景,最难忘的还是父母对于孩子无私的爱。
她记得有位40多岁的妈妈,在医护人员抢救自己高热惊厥的孩子时不断念叨“我就这一个孩子。”她也始终记得那位确诊患儿在自己的劝慰下,穿防护服时从害怕到勇敢的眼神;她还很难忘那个给异物塞入鼻孔的患儿,后来给家长打电话回访,得知孩子一切恢复正常,放下电话后,她快乐的想哼一首歌儿……
休息间隙,姚佳新和同事聊工作聊生活,更多的是感慨大家勇敢抗疫的心。“我相信,病毒可以被隔离,但是温暖不会,相信这一次疫情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能快速结束。”
等疫情过去,她最想见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我期待回家看看小宝宝,洗个澡睡一觉。我期待郑州的车水马龙。我期待大家都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