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笼罩在海面上的薄雾还未散去,停在港口的一艘艘作业渔船就陆续出海。直到夜幕临近,渔民才开着大大小小的渔船回到港口。这是94岁渔民黄福森和大多数三亚渔民在过去出海捕鱼时的场景。时间从老人的指尖穿过,三亚正午的阳光依旧,可码头已然换了新景:停在码头的游艇代替了往昔陈旧的木船,黄福森的儿子黄亚赛也告别了“捕鱼人”的身份,端起了游艇驾驶员的“新饭碗”。
渔民换“战场”,这是三亚渔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注脚。近年来,三亚高度重视渔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渔业资源条件,找准发力点,突出三亚渔业发展优势,加快渔业发展转型升级“往岸上走”,全力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水产南繁种苗生态产业园,充分发挥崖州湾科技城在南繁、深海领域科研育种优势,做强优质特色种苗繁育,补齐精深加工短板,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渔民转型吃上旅游饭
“正常的时候两三天出海一次,若没有鱼的话,就得一直在海上漂着……”从20岁开始,疍家渔民黄金华便跟着父亲出海。
“有鱼捕捞,那还是好事,但后来捕鱼的人多了,近海的鱼就少了。”近年来,近海渔业资源有所减少,渔民进行远海捕捞的成本越来越高。有一次到远海作业,同行的一艘渔船被风浪打沉,这让黄金华意识到,远海捕捞的成本不仅高而且危险。
是否到远海捕捞,成为三亚渔民面临的难题。未来何去何从?2015年,三亚启动“三港分离”,曾经渔船聚集的三亚港转眼间变成了游艇港码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黄金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卖掉了家里的渔船,转产转业,从给别人开游艇当船长,到买游艇当“老板”,后来,游艇增加到8艘,黄金华也从一个渔民华丽转身成为“旅游人”。
和黄金华一样,黄亚赛也告别了“捕鱼人”的身份,开起了游艇,端起了“新饭碗”。渔民变身游艇驾驶员,三亚疍家渔民职业的转变,折射出三亚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给渔民带来的红利。“渔民上岸后,吃上了新时代的旅游饭。”黄金华说。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用春介绍,2019年以来,三亚渔船更新改造15艘,应发补贴4150万元;减船转产压减编制渔船和“三无”渔船共计556艘,引导失海渔民就业1125人。
发挥优势做强种苗繁育
渔业转型“往岸上走”,推进水产苗种育种,丰富水产种类资源尤为重要。目前,三亚发挥崖州湾科技城在南繁、深海领域科研育种优势,重点项目布局、科研力量加持,水产种苗繁育按下快进键。
“目前,我们的热带种鱼保有量约11万尾且每年都在递增,选育年限最长超20年,目前全球热带海水鱼类亲本保存数量最多。”2月23日,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开始新一轮的繁忙,海水鱼类的南繁育种工作紧张有序进行,该公司总经理孙传敏忙着对接相关事宜。
孙传敏说,目前该公司已实现保存与开发并重,建立了热带海水鱼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为生物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种质和研究材料。
三亚海域水质好,水流相对稳定,是一个天然的鱼产品养殖、水产种苗繁育的海上粮仓。作为崖州湾科技城引进的龙头企业,当前,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繁养热带海水鱼类48个品种,基本覆盖我国南海主要经济鱼类。还重点突破“卡脖子”的技术瓶颈,构建水产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研发、开发适合工厂化、深海养殖的品种,如金鲳“晨海一号”、花龙斑、杉虎斑、金鼠斑等品种,为渔业“向岸上走、向深海走”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目前三亚在引进科研团队上持续发力,如今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等在崖州湾科技城落户,三亚南繁核心区也将加快水产南繁基地建设,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了一个“院士工作站”、两个“院士创新平台”,林浩然院士、包振民院士、刘少军院士等科研人员联合企业发力水产南繁。
做优做强水产加工产业链
“从我们冷库里出去的海产品一年就有9万吨,国内外很多地方都能吃上我们的海产品。”走进崖州中心渔港壹号零下28度的冷库,带鱼、金鲳鱼等整齐地摆放着,工作人员正忙着清点鱼产品。很快,这些海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
渔业转型“往岸上走”在发展水产苗种业的同时,布局水产加工业的产业链,是三亚渔业转型重要抓手。
崖州中心渔港作为三亚唯一的规模化渔港,是实现三亚渔业“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三亚渔民“往岸上走”的重要载体。中心渔港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核心方向是参照日本筑地市场模式,结合崖州湾科技城南繁战略,与附近渔村联动打造“美丽渔村、现代渔港”,建成集海捕、养殖、避风、补给、加工、交易、储藏、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中心渔港经济区,打造三亚新经济名片。
崖州中心渔港相关负责人介绍,渔港已投入约35亿元建设资金,一期已建成完善的码头(包括休闲码头)、护岸、港池航道等基础性公益设施和冰厂、冷库、交易中心、渔鲜美食基地等经营性配套建筑。
“当遇到渔获物大丰收,价格短时间内暴跌的情况,能够大量吃进的只有崖州中心渔港。”该负责人说,目前渔港已建成一座1.7万平方米的联排制冰厂,储冰能力7000吨、日制冰能力600吨,可为渔民提供交易储存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