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半岛记者专访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组成员姜法春:传染病不可怕,市民给予青岛强大的“战疫”信心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疫情之下的青岛,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上学、就医,似乎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两天刷屏的“你可以永远相信青岛”让全市市民感动不已。疫情发生后,青岛第一时间反应,快速排查,向全市展现了“青岛速度”。半岛记者专访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成员、青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姜法春。他谈到,特殊时期下,青岛从容应对疫情,既有“战疫”的信心,也有应对突发情况的基础和底气。这两天刷屏的“你可以永远相信青岛”更是让他感动不已。他称:“全市一条心,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

半岛记者专访姜法春

“被青岛的温暖感动了”

市民给予青岛强大的“战疫”信心

作为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专家成员,近期的疫情尽管让姜法春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但在他心里,总是有一种温暖的力量推动自己前行。疫情之后,青岛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在省疫情防控专家组指导下,开展紧急排查行动,发现及时、处置迅速、青岛速度赢得各方对赞许。一名青岛网友在接到通知需要居家隔离14天后,收到了街道配送的蔬菜水果,很是感动,想给全国人民说一句话:“你可以永远相信青岛”。瞬间,“你可以永远相信青岛”刷屏网络。看到满网络的推文后,姜法春也是感动不已。“不埋怨、不责备,大家一致的愿望就是希望疫情快点结束。”

姜法春“战疫”不停歇

姜法春谈到,从此次疫情中的首例确诊病例自行前往医院核酸检测来看,青岛市民的配合度和服从度很高,这对他们工作的开展有很重要的意义。“病例在获知自己所在区域有病例之后,没有恐慌,没有逃避,而是第一时间去自我检测,将中间的风险全部规避,也避免病毒流入社区,进一步引起社区传播的风险。作为流调人员,她的行为非常感动我,全青岛都要为之点赞。”

“这个行为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市民在做核酸检测,报备行程的过程中高度配合,这也是快速开展检测,顺利排查风险因素的原因”。在传染病防制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姜法春,准确掌握着传染病传播的规律。接到首个病例之后。姜法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动24小时值班的流调“机动队”,与市北区进行无缝隙的市区联动,对风险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调查。落实确诊病例的密接者、次密接者,流调人员需要精准掌握确诊病例14天内行程,特别是在青岛接触过的人员,包括同班航班乘客以及家人。边排查、边检测、边隔离,市区两级流调队伍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仅仅用5小时,流调人员精确掌握密接者、次密接者的行踪,“一个不漏”进行追踪掌握。

“我们给青岛提供了后盾,而青岛市民给予了全青岛抗疫的信心。”姜法春告诉半岛记者。

传染病并不可怕

掌握源头、切断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姜法春在传染病领域研究多年,1985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疾控战士,2002年以后,主要从事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生物恐怖应对、以及大型活动卫生保障等工作。他秉持“爱心、责任、敬业、奉献”的从业理念,经历了非典、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甲流、出血热、霍乱以及输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历练。先后参与了“长城三号”反恐演练、奥帆赛残奥帆赛保障、全运会保障、世园会保障、体育休闲大会保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保障等多项重大活动,均出色完成保障任务。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姜法春(右二)正在紧张工作中

“应对传染病,就掌握三点,查清源头、掌握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再复杂的传染病都会不攻自破。”姜法春谈到,每次有传染病流行时,大家都是从陌生到掌握再到轻松应对。技术在不断改进,我们应对疫情的能力更加提升了,病毒虽然不断变异,但是传播规律还是尽在掌握中。

提到保护易感人群的方式方法时,姜法春强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仍然对变异毒株具有防住院、防重症的作用,未接种疫苗者在同一密闭空间更易感染、更易发病。接种“加强针”可使体内抗体水平回升,产生更好防护效果。请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尽早、主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进一步筑牢群体免疫屏障。

姜法春也提醒广大市民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一定要慎终如始,严格遵守防控规定,落实个人防护责任。一是持续关注全国疫情发展变化,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感染者行程轨迹有交集的群众,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居)报备,按照当地防控部门的相关要求,自觉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二是持续加强个人防护意识,积极配合当地防控部门做好测温、扫码等防控措施,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生活习惯不松懈。同时,这里强调一下,此次病例的传播链条显示,规范戴好口罩是防止感染的有效手段,大家一定要重视。三是密切关注个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须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发热史和接触史;就诊过程中,须全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另外,他提醒广大市民近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疫情之下调整焦虑情绪

群众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

“当前疫情还在持续,好在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防控阶段,现在大家的心理反应没有从前那样大了,我想强调的是,市民要有调整焦虑心态,也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学会与病毒相处,积极应对,才能早日战胜它。”姜法春说道。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社会出现恐慌,焦虑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除了应对卫生事件之外,相关部门也要帮助群众提高认知能力,提供正规渠道获取信息的支持,避免信息超载和信息误差进一步造成社会恐慌,并且提供各类心理援助以及社会支持,帮助群众,更快更好的走出疫情阴影。同时发动全国各大高校机构的社会援助和心理援助人员,给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感染者、普通群众,提供长久的健全的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这样才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健持续发展,进而战胜疫情.

姜法春谈到,个体方面应增加对自身状态的理解度。现在很多的反应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要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担心等负性情绪,这些是正常反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要保持稳定状态。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稳定化技术实现,比如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等训练。最后要采纳积极的应对措施。根据国际心理援助准则,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与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电话、网络交流和沟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能有愉悦感的事情。

推荐内容